“德国骨科”相关的思考

个人随笔碎碎念
浏览数 - 860发布于 - 2025-02-13 - 02:19
szyzbg
szyzbg

1883

最近妹系galgame玩的有点多,在此谈一下我对实兄妹恋的看法(姐弟类似)。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尽管较为罕见,实兄妹恋在许多国家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会试图以一个独生子视角分析此现象,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兄妹恋产生条件较为苛刻

  1. 生理阻力:根据韦斯特马克效应(童年熟悉理论),两个早年共同长大的儿童在成年后不会对彼此产生性吸引力。该效应表现为对亲兄弟姐妹的厌恶感。同时,该效应同样影响青梅竹马,造成“青梅难敌天降”的经典情节。
  2. 道德阻力:个人道德阻力(当事人无法接受乱伦),社会道德阻力(社会不认可+他人指指点点)。
  3. 家庭阻力:父母干预(大部分父母应该都会干预的)。
  4. 生育阻力:丁克/更高遗传病概率后代对部分人不可接受。

兄妹恋缺点显著

虽说缺点显著,但其实除了第一点都有点牵强:

  1. (最主要)后代隐性遗传病概率更高:不解释,学过生物的都知道。
  2. 人际关系网收缩:正常来讲一对兄妹与外人结婚后会带来两家外来的人际关系网,内部消化会丧失人际关系网扩张的机会。
  3. 家庭关系破坏(?):破坏原有家庭关系(?)

总结

根据我玩过的galgame以及在网上检索到的资料分析,完整健全的家庭较难产生兄妹恋现象,以下是我认为的近亲容易产生“德国骨科”现象的情况:

  1. 长期分离,甚至互不认识:长期分离保证了韦斯特马克效应无效化,而人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异性吸引,近亲保证了更高的相似性。典型案例:[Parasol]桜ひとひら恋もよう,《雷雨》(这个高中应该都学过)。现实中甚至有丈夫给妻子捐器官时做配型检测才发现两人血缘的奇葩事。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就当不知道这事过下去就行,没必要因为道德困境搞得家破人亡。
  2. 家庭环境畸形:父母双亡/单亡/出轨/精神病等,儿女缺失父母亲情,抱团取暖,安全感缺失,社交能力弱,同时缺失教育和纠正。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双向或单向依赖的现象,结合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典型案例:[propeller]すきま桜とうその都会,骨科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了【转载自贴吧 楼主:漫漫长夜等光来4】 - 知乎
#1

见过有个群友有义妹骨科的

2025-02-13 - 02:29
#2

我感觉你把兄妹恋太收束了,事实上亲兄妹,表兄妹,堂兄妹,只是理论上的远亲,同时在有无血缘关系上也能分出(妈妈的姐姐的老公的姐姐的孩子),所以我认为综上,道德压力才是更加值得思考的,兄妹恋需要抛弃现在的一切社会关系,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以纯夫妻的关系生活

2025-02-13 - 04:17

评论

szyzbg
szyzbg评论尚默清隆

其实就是要收束啊,从堂表兄妹开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都允许结婚了。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亲戚之间的联系也比以前淡了好多,再远一点的和普通的恋爱也就没有区别了,我觉得没什么讨论价值

#3

一定程度上有些保守了,对于道德因素、家庭因素在中国的一些MTF群体可能存在类似的情况。

我并不觉得父母或家庭干预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以我所在的家庭而言我认为我的父母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是干预,但也仅会停留在前期的口头上。(并且如果我是父母我也不会管)

更大的问题在于法律上,鉴于中国法律并不允许近亲结婚,所以才导致的在中国很困难。这就又要考虑移民问题......恩,真是困难重重啊。

家破人亡什么的....唉,人要是过度保守或者想不开确实会是如此,毕竟中国社会普遍比西方社会更加保守。


OK,对于近亲繁殖基因遗传问题,它会使基因“稳定化”和“去多样化”,对于实验室这种特殊环境下非常容易生存,一旦回归自然很容易因为缺乏某部分基因而导致无法抵御某种疾病,就这样。

其实我是觉得没什么了,反正....非近亲繁殖且先天基因缺陷的人不也.......只能感叹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了

2025-02-13 - 08:22

评论

szyzbg
szyzbg评论SaltedFishes

确实是有些保守,不过说实话这并非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就算结不了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结不了婚孩子也能上户口,并不构成困难的原因。说的太激进怕别人喷我而已。

#4

啊........我这边的家庭就是父亲去世

但是吧,绝对不可能会去做骨科的事情呢

伦理问题道德问题很难让人接受的

更别说还有一直抚养我和妹妹长大的母亲了

2025-02-13 - 12:25
kohaku